今天與免疫學專家-許博士約在高雄,準備抽血做益生菌基因檢測與配對,看到許久未見的許博士,與十幾年前的他沒有太大的變化,聽著他聊到過去,似乎一幕幕就在眼前,那時候的自己正是工作成就的最高峰,任何時候心中想的都是客戶,都是公事,但也是最沒有煩惱的時候! 此時,趕緊提醒自己回到現實,認真聽著許博士的解釋與說明: 我們生活在充滿病源性微生物的環境中,免疫系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防線,免疫系統可以分辨敵我,攻擊有害的物質,對於無害的物質則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一套機制使人類能夠生存在地球上十幾萬年。但是免疫系統不是絕對的精密,有時也會出錯,當免疫系統對於一些無害的物質開始進行無謂的戰爭,人體就成了戰場,就在各種器官上產生症狀,這便是所謂的過敏性疾病。
而健康人的免疫系統有兩種路徑──Th1及Th2,這兩種路徑必須平衡發展,如果Th2的免疫路徑太活躍,就會過敏。簡單來說,益生菌抗過敏的原理就是使Th1上升產生調整型T細胞,並抑制Th2。目前西藥如抗組織胺抑制發炎反應的作用效果快,對於症狀的急性處理較佳,但由於其無法抑制Th2,只要停藥,症狀又會出現。長期要達到抑制Th2,就可以透過益生菌來調整。那麼,以益生菌調整可以使過敏疾病斷根嗎?由於過敏疾病是基因遺傳而來,所以不論任何的治療都只能有緩解的作用,但服用有效的益生菌緩解過敏是顯著的。
選對好菌 才有效果,因此,正確選用益生菌對治療過敏性疾病就是一個關鍵了。什麼叫做益生菌?許博士表示,益生菌就是長久以來與人類共生的腸內細菌,這些細菌不會使人生病,反而能帶給人類許多的益處,例如乳酸菌、雙歧桿菌及少數的鏈球菌,不同的菌種對人體會有不同的功能,像是幫助營養吸收平衡腸內菌相、改善腹瀉幫助乳糖代謝,改善乳糖不耐症改善便秘等。至於可以改善過敏性疾病的益生菌,許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則是花了多年的時間利用先進的生物晶片技術,篩選分離自國人腸道的益生菌,成功研發了適合國人的第一株抗過敏的益生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目前市面上幾種改善過敏的益生菌產品都是源自這一株,產品型態包括優酪乳、膠囊、粉末等。
那麼,該如何選擇一個好的益生菌產品呢?許博士提出以下的選用重點:
<重點1>菌種:必須是經過雙盲臨床人體試驗的菌種,光是動物實驗不見得會有效。
<重點2>定殖腸道中:益生菌必須通過耐胃酸膽鹽的試驗,才能活跳跳的抵達腸胃道,也要能粘黏在粘膜、定殖在腸道中,才不會隨糞便排出,這樣的益生菌才有可能在人體腸道中複製繁殖,成為優勢菌種。
<重點3>菌數:根據臨床實驗結果,每天使用菌數100億的益生菌對於過敏性症狀的改善最為顯著,少於100億效果不明顯,多於100億效果並不會更好。
<重點4>保存:益生菌是活的東西,活的東西就有它的壽命,會隨時間或是不良的儲存環境而使活菌數漸漸減少。以前生物科技還不發達,這類的產品需要冷藏。但是目前包埋技術日新月異,能夠有效隔絕空氣以及水分,保持益生菌的活性。最新一代的雙層包埋技術已經能讓這類產品在常溫下儲存,但是還是要盡量避免日曬、高溫與潮濕,並且盡早食用。所以,如果不是「雙層包埋技術」的產品,購買時商家應該是從冰箱取出產品,民眾買回家後應該放進冰箱,存放冷凍庫會比冷藏庫好,以免益生菌死光光,吃下的只是一堆的賦形劑。
<重點5>可靠性:自己在家DIY培養的菌是絕對不行的,建議選擇符合良好製造規範(GMP)的產品,比較有品質保障。
平日飲食吃錯了 也沒用!服用益生菌的同時,飲食的配合是很重要的,以免破壞益菌環境。
<不可吃>
1.咖啡、茶等刺激性飲料,對益生菌的生長有害,最好不要飲用。
2.千萬不要大魚大肉,高蛋白飲食會使壞菌滋長,抑制益生菌。
3.勿和抗生素一起用:益生菌是細菌,所以會被抗生素殺死。
<可吃>
1.益生菌最好跟新鮮蔬果一起吃,因為蔬果中的膳食纖維稱為「益生素」,可以讓益生菌生長得更好。
2.吃太多會不會傷身體?益生菌的服用時間,以清晨或睡前空腹時服用最好。許清祥強調,益生菌最好能持續性使用,才能營造優質的腸道環境,調整免疫系統,改善過敏症狀。因為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很容易使壞菌再長回來,所以持續地補充益生菌,才能維持良好的菌叢環境。
那麼,益生菌吃太多會不會傷身體?許博士表示,益生菌主要是在腸道中發揮其調整免疫系統的功效,並不需要進入血液中,也不會像藥物般經過肝腎代謝,所以不會傷肝、腎。益生菌吃得再多也是隨糞便排出體外,不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且長期使用,不僅過敏症狀得以改善,腸道也更健康。
這篇文章在20180507(一) 收到「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函:文章刊登「益生菌」產品廣告,內容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規定。為保護站內會員有避免任何持續涉法的可能,當時文章已被封鎖,我也親自至衛生局說明,本人並沒有銷售行為,只是單純就個人疾病治療經驗的分享,所以此篇文章已經將有廣告疑慮的部分刪除,重新再公開分享。